苏冕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1、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四十卷,记唐初至代宗时典故。宣宗时,崔铉等人撰《续会要》四十卷,记德宗至武宗时故事。宋人王溥采择唐宣宗以后故事加以续补,撰成《唐会要》一百卷,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正月进呈。
2、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 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3、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
4、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5、孙伏伽早年在隋朝时考中进士,隋炀帝大业末年任大理寺史,是一位怀才不遇的下级官吏。隋亡后,入唐做官。
6、《唐会要》,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一百卷。北宋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

状元诗句经典
《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
《花发状元红慢》(宋 刘几)三春向暮,万卉成阴,有嘉艳方坼。娇姿嫩质。冠群品,共赏倾城倾国。上苑晴昼暄,千素万红尤奇特。绮筵开,会咏歌才子,压倒元白。别有芳幽苞小,步障华丝,绮轩油壁。
十年身是凤池人。蓬莱阁,黄阁主,迟谈宾。南乡子(寿木状元)宋代:甄龙友 十月小阳春。放榜梅花作状元。重庆礼成三日后,生贤。第一龙飞不偶然。劝酒自弹弦。更着班衣寿老仙。见说海坛沙涨也,明年。
有关中状元的诗句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出自唐代: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译文:放榜的时候,洛阳的花儿还未绽开,榜上三十三位及第者都骑马向长安进发。

[宋]辛弃疾 状元新得意《最高楼·西园买》2 [宋]杨无咎 傍墙人唤状元家《玉楼春》3 [宋]宋白 状元先驱拜秘书郎《宫词》4 [宋]管鉴 偎倚。
为什么中国科举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出了七百多
1、特别是宋太祖,为了革除唐代权 贵操纵科举、营私舞弊的沉疴,在科举中加强对权贵子弟的监督限制,有意选拔了一批平民子弟科举及第。
2、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科举制度可以满足知识分子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古代知识分子虽然看起来清高,但很多是受限于历史的。
3、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其在中国历史能维持1300年也存在历史逻辑。科举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根本上说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产物,特别是古代官僚政治的要求。
4、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
唐会要的记载
1、记载中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 。100卷 。北宋王溥撰 。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唐德宗时,苏冕撰成《会要》40卷,记唐初至代宗时典故。
2、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一百卷。北宋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
3、《唐会要》中记载了朱敬则上书请求选择史官的原文和翻译,具体如下:原文:左补阙朱敬则上疏,以为“自三代以降,史籍详矣。重屋累居,人君得于鉴戒;宴安失所,臣下以之生心。秦氏焚书,唯留纪传,汉文穷法,独存内史。
4、《唐会要》,记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一百卷。北宋王溥撰。王溥(922~982),字齐物,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后周宰相,宋初罢相,迁官至太子太师。
求历史上有名的状元公资料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丑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唐朝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唐宣宗钦点17岁的莫宣卿为新科状元。莫宣卿是我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同时也是两广地区首位状元,对岭南文化有着重大影响,有广东第一状元和岭南第一状元之称。
身份最高的状元——赵楷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
古代名人故事:诚实状元王拱辰 名人简介: 王拱辰(1012-1085),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北宋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
明朝诏封文龙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称文龙为“尚书公”。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4),字润琴,号石云。
四川最后一科状元—骆成骧,资州(今四川资中)人。字公骕。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卒于民国十五年(1926)。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状元。先后就读于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
中国共产生了多少位科举文状元?武状元呢?细解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其中文状连中三元者14人,武状连中三元者1人。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唐至清,共产生638个状元,武状元185名。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结束从隋至清 共产生638个文状元、185名武状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冕传媒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几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